所在位置:首页 > 技术学习 > 音乐知识

听与学──商业混音作品分析

 

作者:Mike Senior
编译:PrincessX


如果你用一种结构化的方式来聆听,学习和诠释那些仪表,并且多尝试一些小技巧的话,你也许会对自己能从一张热门专辑的混音里学到多少东西而感到惊讶。
通常你可以在制作自己的原创音乐的过程中和在学习音乐制作的相关知识的时候学到非常多的东西,但是如果你能够直接跟那些已经被公认为大师的人来学习,岂不是更好吗?例如,George Martin,Quincy Jones,Mutt Lange——或者是任何你个人认为是大师而经常欣赏他们作品的人。他们总是那么“自私”的去做自己认为更重要的一些事情而不是当老师去教人,尤其是当你打开了一袋新鲜的Jaffa蛋糕包装的时候。
其实还有一线希望。首先,你可以先自己狼吞虎咽的把Jaffa蛋糕全部吃完——而一旦你清理掉了那些蛋糕碎屑以后,至少还会有一种方法来四处搜集你喜欢的音乐家的作品信息:直接分析他们所制作过的作品。当然,这个方法已经是最好的一种可行性方法之一了,对于大部分预算紧张的人来说比较不错的,而且这很可能也是最有效的减小你自己在家制作的作品和商业作品之间的差距的一个有效方法了。
当然,比起你每天都听着你收藏的唱片集茫然的过日子来说,的确还有更多的东西要学——你需要自己动手去做一些事情,这样才能挖掘到那些隐藏在内部的宝贵的东西。而我这里说的“动手”到底是神马意思呢?这就是今天这篇文章要讨论的内容了:我们在批判性聆听别人作品的时候可以用到的一些工具和方法技巧,同时也可以加速你自己的学习过程。


分离焦虑症

显然的,商业音乐唱片的发行为音乐聆听的教育方面提供了许许多多的素材,但是有一个大问题就是,所有的东西都是被缩混在一起的,因此有时候我们很难精确的区分出我们到底最喜欢它的哪个方面。当然,如果你花更多的心思下去,通常你就可以在一些小“窗口”的位置点缀一些小小的材料,这样可以让你在聆听某些东西的时候能更清晰。即使这样也仍然会有一些乐器的短暂滴落或者填充的地方,举例子说,特别是主唱音轨,在许多的商业混音里都会是单独录制的,因为这样子就能更容易的吸引更多听众的注意力。
最近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Eminem的专辑“Love The Way You Lie”(如图1),当他在这张专辑里以简单的无伴奏独唱在主歌0:25的部分开始的时候,你可以清楚的听见他的人声效果,同时还有Rihanna的效果,当她把那些焦点短暂的聚集在第一遍和第二遍的副歌的时候(位于1:09和2:26的位置)。这些处理手法其实是可以很好的隐藏在连续行走的节拍底下的,但是一旦你听到这些效果单独播放的时候,你就可以很容易的猜到它们同样也会在音乐的背景里起到不错的作用,就算你不能清楚的听到这些效果。

图1:Eminem的“Love The Way You Lie”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可以从其中的无伴奏人声部分的处理效果就能够猜测到他整首歌的人声处理方法。
当然,另一个寻找效果尾音的地方就是每首歌的末尾结束位置了。你能在Ting Tings乐队的“Hands”里和B计划乐队的“Stay Too Long”里找到不错的答案,比如说,这两首曲子里的人声上的经典混响效果都是它们的亮点所在。尽管你需要牢记的是,这些特殊的效果“回旋”的加入在很多情况下一般都是为了制造一种有趣的淡出感觉,因此千万不要想当然的认为这些你听到的效果会被一直从头到尾的加入到这些音乐里。

立体声掌控
在仔细聆听的过程中,适当使用一些技术,也可以更好的分离那些音乐中的元素。第一个你可以使用的技术就是简单的把立体声信号分开,只单独的听左声道或者右声道。在聆听老的披头士录音专辑的时候,你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听到两组分离开的乐器组了,凭借简单的操作声相技巧来达到目的,但是就算是现代的立体声声相定位方式,你也会发现那些被仔细定位过的乐器都变得能使人更加简单的听出来了。
然而,还有一个更有用的方面,那就是去聆听当左右声道被叠加在一起或者相互抵消掉一些部分以后,整个音乐听起来是神马样子。将这些东西都叠加在一起(比如说把左右声道以相同的电平叠加在一起)会带来一种偏向于立体声声相中间的平衡感;而让它们互相抵消的话,(比如说在将它们混合之前把其中一个声道的相位颠倒过来)就会带来一种偏向于立体声声相两侧的平衡感。这两种信号类型我们通常会叫做“中间”,或者中/边立体声模式里的“中”和“边”部分,而且它可以提供一种方便的替代方法来为我们解决多种工作室情境下的立体声信号编码问题。
因此这些东西告诉你如何对付一首曲子呢?嗯,中间的信号事实上就可以等同于这首曲子的一个单声道混音版本,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揭示出一首曲子在混音上是否具有良好的单声道兼容性。因此,我们引用几个最近的例子,它强调了Rihanna的“Umbrella”里的合成器和Shontelle的“Impossible”里的钢琴在单声道的状态下,相比立体声的版本,电平与音色方面听起来都会变差。另一方面,两边的信号,可以更好的让我们关注到类似混响和延迟之类的效果是如何处理的。比如,听Rihanna的音乐里的两边信号,你就可以更明显的听到主唱的延迟效果,然而在B.o.B的最近的“Airplanes”这首歌里,你可以发现那些听起来很干的说唱人声听起来像是带有一种颗粒状的混响和某种调制效果在里面。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得知,在B计划乐队的“She Said”这首歌里,两边信号里不存在主唱人声的板式混响,却强调了它的自然的单声道听感。
尽管你可以用在DAW里手动操控立体声文件的方法,很轻易的听到左,右,中间和两边的信号,但如果你打算聆听很多不同类型的音乐的话,这种方法看起来还是有点笨拙了。在长远看来,如果我们能拿到一个专门设计来用于控制与监听中间和两边信号的工具,比如说Brainworx的简明的免费软件Bx solo(可以从www.brainworx‑music.de这个地址下载到),这是一个跨平台的插件,它提供了简单的按钮来供你监听立体声信号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如图2、3。

图2:在这个屏幕截图里,你可以看到如何使用左声道进行相位反转并且与右声道相混合的方式将立体声信号中的“两边”部分的信号独奏起来。

图3: 作为一种更加简洁的免费插件的解决办法,我强力的推荐Brainworx公司的Bx solo这个插件


均衡你的听觉
用EQ去调整一首商业混音的频率响应,是另一种很有用的办法,可以帮助你更加严谨的聆听别人的音乐作品。陡峭的高通和低通滤波器在这种情况下就显得非常好用了,因为它们可以很快的告诉你的耳朵某些特定的乐器在不同的频段会存在多少能量。因此你可以很容易的感觉到,比如说,像在Katy B的“Katy On A Mission”或者Pendulum的“Watercolour”这样的曲子里独有的深沉的贝斯音色,在100 HZ以上是完全没有了的,然而在Edward Maya的“Stereo Love”或者Kings Of Leon的“Radioactive”这样的曲子里,我们却能够清楚的听见贝斯的声音——他们之所以要这样做的原因,就是要让他们的音乐能在典型的大众消费级的小型播放系统里也能得到更好的兼容性。
相似的,当我们用高通滤波器来处理,就能显示出Katy Perry的“California Gurls”里的贝斯音轨是基本上处于中频段上的,这样的处理也给底鼓留下了能够完全占领低频空间的能力,如图4。另一方面,当我们用低通滤波器处理这首曲子的时候,就能显示出底鼓在1 KHZ以上仍然还有大量的内容。如果你自己的工作站软件并没有提供特别陡峭的滤波器供你使用,你也可以用几个滤波器相叠加的方法来达成这个目的——例如,在100 HZ上三个串联的12 DB每倍频程的滤波器可以等同于一个36 DB每倍频程的滤波器效果,如图5。
把玩频率的峰值也可以对我们认知那些特定频率范围里的声音的特性起到不错的帮助作用。毫不犹豫的把你的EQ的峰值滤波器增益开大吧,减小频点的带宽(或者相应的增加共振/Q值),然后做一个扫频,把频点的控制旋钮在原来频点的周围稍微转一下子。

图4:如果你的EQ没法做到非常陡峭的滤波曲线的话,那么你可以尝试将好几个滤波器的曲线在相同的频率上叠加在一起来达到同样的效果。比如说,在这个屏幕截图里的12 DB每倍频程的滤波器就可以用多于两个的滤波器叠加在上面来达到更加陡峭的滤波效果。

图5:叠加以后的效果


编辑和消除技术
如果你在你的DAW系统里聆听一首商业的音乐,DAW内部带有的音频编辑功能可以更好的拓展你的视野。首先,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在那些以节奏为主导的曲子里看到鼓声部的打击痕迹,这样就可以让我们能更直接的用肉眼就能去编辑里面的东西。然后你还可以通过对比这些乐句的长度来了解这首曲子的节奏型和拍速是怎样的。许多用电脑做出来的节奏(或者是跟着节拍器录制的节奏声部)大概都会有相同的长度,但是如果遇到那些以自由节奏录制的音乐的时候,或者某些时候会有一些刻意制作出来的精细的节拍漂移的时候,你就会感觉到音乐更广泛的多变性。
因此,举例子说,我早前提到的Kings Of Leon的曲子,节拍会在进入副歌的部分加快那么一到两拍——但这并不足以引起听众明显的感觉到速度的变化,但这样子足以在那些关键的位置制造一些额外的推进感。另一方面,我已经长时间的在怀疑Eminem的2002年的热门专辑“Without You”也是使用了类似这样的技巧(因为它听起来的确就像是副歌部分加速起来了一样),当我把那首曲子的音频砍成片段来分析那些细节的乐句的时候,我发现,实际上并没有任何的拍速变化,这种幻觉其实是高明的编曲和制作技巧带来的。如果你想在你的节拍测试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大部分的MIDI + 音频的音序器软件现在都提供了建立完整的节奏轨道的功能,但是你实际上并不需要把事情弄得那么深入。
另一个经常用于分析音乐作品,也是非常有用的方法就是相位抵消法了。如果你可以把一首已经混音好的音乐作品里的任何一个元素分离开来,你就可以利用反转相位然后再与原始音轨相混合的方法,潜在的在完整的混音中移除它们。最常用的用法就是,当你可以拿到一首商业音乐作品的演奏版本(也就是原版伴奏,这些伴奏总是会理所当然的被混音工程师提供给唱片公司,有时候唱片公司就会在单曲里同时发行这样的伴奏,犹如卡拉OK版本一样)。而如果你将这个伴奏的相位反转过后,再与原版相混合,它们就会相互抵消掉所有的乐器演奏了,留下的只有无伴奏的人声清唱部分,这时我们就可以听到许许多多的人声制作中的细节了——精细的效果平衡,和声线条,或者是编辑操作上的小小败笔等等……事实上,这样的抵消处理并不总是完美的,但是只要你能够把大部分的背景乐器演奏给处理掉,你就仍然可以从中学到许多东西,如图6、7。

图6:如果你可以得到一首商业音乐作品的演奏版本,你就可以利用它来分离出这首曲子的人声声部了。

图7: 这里我所用作示例的一首歌,是在Britney Spears的单曲“Baby One More Time”里面包含的原版伴奏版本。


比较与对比
一个对于学习如何制作出更具有竞争力的音乐的至关重要的部分,就是将商业作品拿来与你自己的作品对比的一个过程,同样也可以把商业作品本身相互拿来对比。即使在技术上,这样的对比结果可能会非常的显而易见,但如果你想得到最好的效果,还是有几点需要牢记。
第一件事就是,你的耳朵对于你所听到的东西,有一种不可思议的良好适应性,因此这就造成了人们会本能的将自己所对比的音乐作品之间的差异隐藏起来。克服这种现象的一个好方法就是,即时的在你所要对比的那些音轨之间进行切换,这样你就可以在你的听觉系统“赶上来”并且有可能适应和隐藏某些东西之前,你就能感觉到这些作品之间的差异所在。另一个极为重要的事情就是,你应该尽量试着去避免那种我们通常叫做“响度偏见”的现象,由于在相互对比的情况下,任何更响的东西都会有听起来更好听的一种趋势。
你可以利用一个非常精确的硬件监听控制器或者一个小型的调音台来对付所有的这些问题,但是我通常都会更喜欢以建立一个专门用于对比实验的特殊的DAW工程的方法来代替,将每一个参考的音乐作品都放在不同的轨道上。这样,你就可以用轨道的SOLO按钮来在它们之间相互切换了(如图8),同时还可以利用轨道的推子来匹配好它们之间的主观响度。如果你是拿自己的一首未经过母带处理的混音作品来跟那些已经拓展过响度的商业作品相比较的话,这样的工程设置也能够让你在你的未经母带处理的作品中使用一些母带风格的处理手段,这样就可以使得你的压缩处理变得更有意义了。
在同一首作品里的不同部分作横向的对比,也是非常具有启发作用的。比如说,如果你把一首现成的歌曲的所有副歌部分拿来做A/B对比,通常你就可以更清楚的听到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一首音乐里产生逐步渐强的感觉。比如说,我们拿Kesha的“Tik Tok”来举例子吧,即使它庞大的第一遍副歌部分并没有给其他部分留下很多表现的空间,每一个接下来的重复部分都被加入了一点细致而有趣的合成器效果,明智的将整个音乐填满并且在最终段的副歌出现的时候增加了总体的能量。你希望能更清楚的听到那些额外添加的部分吗?如果你将第一部分的副歌与第二部分的副歌进行相位抵消处理的话,就几乎可以完全的在混音中消除贝斯,鼓和主音合成器声部,那么现在剩下的就仅仅是各种各样隐藏在里面的额外合成器成分和人声细节了。

图8:一个增加你客观性判断的好方法就是,利用专门建立的一个DAW工程来对你自己的混音作品和商业的音乐作品来进行比较,运用solo按钮来在轨道直接不断的切换,同时利用轨道的推子将主观的响度听感进行平衡匹配。

眼见为实
你的眼睛同样也可以帮上你的耳朵许多忙,因为现在大部分的软件都可以显示出很多详细的音频信息来帮助你更准确的听音了。电平表大概是这些东西里最低调的一种工具了,但是它的确能够扮演多种重要的角色。数字峰值表可以告诉你一首已经经过母带处理的作品的真实峰值,而“均方根”RMS电平表则可以给你一个更精确的主观音乐响度体现。当然,这两个电平表读数之间的差异通常就可以拿来衡量一首曲子在母带处理阶段到底被压缩了多少,在这样的响度竞争大潮中是否有被压扁(如果你有兴趣调查主观响度处理的问题,有一个免费的跨平台的软件,叫做TT Dynamic Range表可以试试,我们可以在www.brainworx‑music.de这个网站里下载到,这个表可以实时的告诉你音乐响度之间的差异),如图9。

图9:Tischmeyer Technologie公司开发的TT Dynamic Range电平表插件不仅是拥有优秀的峰值和RMS电平指示,而且具有一个非常实用的实时的动态范围评估读数。
如果你对响度提升技术情有独钟的话,这里也有更多的专门开发设计的电平表工具会帮上你的忙。其中的一个工具叫做过载点计数器,它可以在音频片段的某一段内统计出那些数字失真的采样点的个数——还有一个是Voxengo的跨平台的免费软件,叫做SPAN的一个插件(可以在www.voxengo.com这里下载到),如果你还没在你的DAW里按照这款软件。虽然对于我个人来说,我仍然在使用RN Digital公司已经停产的免费分析仪插件(如图10),因为它不仅仅可以计算出通过它的信号中的那些过载的采样点,而且还可以帮你统计出一系列连续的过载失真点。话说回来,要牢记的是,当我们在使用一个采样点计数器的时候,它们只会帮你统计那些0 DBFS的采样点,然而许多严重失真的商业音乐作品都会把它们的输出音量设置在这个失真点以下,因此它们在计数器里就不会显示出失真的迹象了。在这种情况下,你将需要把这个音频文件的电平在你的DAW里进行标准化处理,才能得到精确的失真点统计结果。

图10:当我们评估商业母带处理的响度指标的时候,失真计数器是非常有用的一个工具——RN Digital公司的经典的免费探测插件在这方面就做的非常棒,因为它不但带有一个滚动的计数器来计算失真的采样点的总数,而且它还具有为你统计出连续失真的采样点的强大功能。
另一个用于评估响度问题的电平表就是一种称作内部采样点峰值探测器的东西。虽然一个经过母带处理的音频信号是无法超过0 DBFS的音量的,但是许多的消费级播放设备的回放电路有时候会在播放音乐的时候产生一些模拟的信号峰值,这些峰值会高于0 DBFS,这就归咎于数字-模拟转换器的电路在对数字信号进行反映的时候产生的结果了,而且这个现象尤其是发生在数字信号已经失真了的情况下的(就犹如在许多已经做过响度最大化的商业唱片中一样)。内部采样点的峰值之所以能成为一个问题,原因就在于它们会在最终听众的回放设备内部的转换电路进行回放的时候变失真,尤其是如果这些设备是非常廉价的大众消费型号,并且在0 DBFS以上几乎没有动态余量的情况下。一个内部采样点峰值探测器可以模仿出数字-模拟转换器的这种造成失真的麻烦而反常的现象,这就可以让你在母带处理的环节预先制止这种现象的出现,你可以调节你的母带处理设备在数字音频阶段的一些参数。如果你想试试这种内部采样点峰值探测器,请尝试一下Solid State Logic公司的X‑ISM(如图11,在www.solidstatelogic.com可以下载到)或者Schwa公司的Bitter (如图12,在www.stillwellaudio.com可以下载到),这两个插件都是跨平台的免费软件,并且具有传统的峰值探测功能以及一个比特观察仪,非常好用。

图11:内部采样点峰值探测器看起来似乎是越来越普及了, SSL公司开发的免费软件SSL X-ISM就是其中之一

图12:也可以选择Schwa公司开发的Bitter


利用矢量示波器
现在已经有各种各样的电平表,可以来帮助你做立体声分析判断了,而在我自己看来,这些里面最有用的一个,就是矢量示波器了,它可以同时的探测出音频波形的左声道和右声道的电平,凭借一个二维的“跟踪”点显示。一个左声道的信号可以将这个点以一条直线从示波器的左上角移动到示波器的右下角,同时一个右声道的信号也可以将这个点从示波器的右上角移动到示波器的左下角。这就意味着一个单声道的混音将在矢量示波器里显示出垂直的直线。如果它看起来有一点点偏离垂直的方向,就意味着左右声道的电平并不是匹配的很好,而如果它是显示水平的一条线,就是表示某一个声道的信号相位已经被反转了。
当你在检查立体声轨道的时候,矢量示波器就会变得相当的有趣,因为结果是非常不定的,犹如云一样的一种图形在显示窗口中间波动,可以清楚的指示出许多重要的立体声问题。比如说,如果这团云图的宽度比它的长度要大一些,这就向我们透露了这个混音有可能会存在潜在的单声道兼容性问题,而如果这团云图不平衡的倾向一边,就可以体现左右声道的总体音量平衡做的不太好。在相互对比的情况下,矢量示波器也可以帮助我们评估相关的商业音乐作品中的立体声声场宽度,并且可以拿来与你自己的作品相比较。我们认可矢量示波器是一种有价值的科学分析工具,当今许许多多的DAW软件和母带处理软件也已经自己带有了内置的矢量示波器,但是就算你的DAW都带有这个工具,我仍然推荐你去试试Flux Audio公司的优秀的跨平台免费软件,叫做Stereo Tool插件(你可以在www.fluxhome.com这里下载到),这也是我所见过的矢量示波器里最优秀的其中一个,同时它还包含一些非常实用的立体声处理功能,如图13、14、15。

图13:一个立体声的矢量示波器(比如说Flux公司开发的Flux Stereo Tool工具包里面包含的一个免费插件,如图)可以为你揭示出立体声混音中的一系列有用的信息。比如说,这张图片显示出的音频是一幅相当没问题的立体声图像

图14:暗示我们这个混音具有单声道兼容性的问题

图15:显示出这个混音的左声道音量可能太大了,造成了左右不平衡。

频谱分析仪
实时的频谱分析仪的实用,是另一种探究专业音乐制作的内部工作的方法,而且现在也已经有许多优秀的高精度的电平表供我们使用了,不止是Voxengo公司的SPAN(如图17)和Melda公司的MAnalyzer免费软件(如图16)。这些电平表对我们的工作是非常有用的,因为现在只有少数的家庭工作室装备有可以信赖的低频监听音箱,尽管他们的音箱有多高端,而他们小房间尺寸带来的声学空间问题却是大大的制约因素。而一个好的频谱分析仪则可以提供一个可信任的检查手段,尤其是关系到贝斯声部以及其他乐器的频率范围的平坦程度。比如说,Kesha的“Take It Off”在频谱分析仪上可以清楚的看到底鼓的基础频率是位于低频的60 HZ附近,当Db-Eb-F的贝斯声部走向所产生的基础频率和第一谐波频率灵巧的在底鼓的基础频率上下穿梭(依次为35 HZ-44 HZ和70 HZ-80 HZ)——这并不是某些可以从直接聆听音乐中立即得来的结果,除非凭借着这两个乐器声部听起来不错而可以相互区分开来。

图16:当今高质量的频谱分析仪已经被电脑音乐家们广泛的使用了,比如说Melda公司的MAnaylser

图17:Voxengo公司的SPAN
实时的频谱分析仪也可以帮助你来辨认出不同的作品中整体的频率平衡上的差异,即使我个人是更喜欢使用日益发达的软件工具来生成一个单一的平均光谱曲线来穿越整首曲子——比如说像Logic的Match EQ,TC Electronic的Assimilator,以及Voxengo的Curve EQ插件(如图19)等等,或者是Har-Bal的虚拟母带处理软件(如图18)。同时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我们需要了解到,两首不同的比特数的音乐,在频谱分析仪上的曲线图也会不一样,尽管如此,当你发现你自己的混音听起来并不像你心目中的商业音乐作品的时候,像这样的分析仪工具也可以给我们提供有用的指示,告诉我们是在哪一个频率上存在着问题。

图18:软件可以解析出一首混音中的长期的平均频谱,例如离线的Har-Bal软件

图19:Voxengo公司的Curve EQ插件,当我们利用它们来检查整体的混音中的音色问题的时候,就会显得非常的方便。


无论你使用哪种虚拟的分析仪软件,都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东西需要牢记的:你必须让自己有一段时间来熟悉那些商业的音乐作品的频谱范围在软件里看起来是怎样的,之后再去使用频谱分析仪软件,才能够靠谱的进行分析。我所试过的每一个电平表插件看起来都总是会对不同的音频文件具有不同的响应结果,因此你每次拿到新的工具的时候,只用简短的尝试一下就可以得知你所要分析的音频目标在分析仪里面看起来到底是好还是坏了。

最终的分析
在这篇文章里,我已经给出了许许多多的建议,让你可以提高你聆听音乐的有效性,但是有一个东西我是无法告诉你的,那就是什么是“对”的声音和什么是“错”的声音,因为这是一件非常主观的事情,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看法。而更重要的则是我们要利用这些优秀的工具来帮助自己的耳朵来判断什么才是好的声音,因此你才可以对自己该如何进展工作作出更加靠谱的决定——并且帮助你判断到底该去支持哪一个音频方面的权威专家。如果你喜欢看看这些技巧是如何实现的,我们已经在这篇杂志里展开了一个新的系列,我们的回顾图表里讲述的是从制作到编曲的一些观点。

音乐至上
显然的,在任何的成功的商业专辑里,它们之中的大部分都会具有自己的音乐素材,就这方面而言,就有许多经典的音乐制作技术可以从中学习到。毕竟,大部分的最有成就的制作人都会亲自来雕琢自己的音乐作品。引用传奇制作人Andy Johns来说吧,比如:“如果贝斯声部听起来不对劲,那么它怎么能撑托起你音乐的底盘呢?因此你学到了该如何让贝斯演奏者去演奏出正确的贝斯声音,这样你才可以真正的干起混音工作。”
这里主要的技巧就是用你自己的耳朵来扒出一部分你最喜欢的曲子——不论你是喜欢用和弦标记来记录自己的扒带成果,或者是在音序器软件里的钢琴窗里写出来,又或者是运用传统的记谱法等等。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练耳过程,因为这个过程能让你在精神上不断的训练自己去解开那些复杂编曲中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乐器声部——而在混音的阶段中,这个技术是你所拥有的无价之宝。另外,扒带的过程能让你把音乐的属性都放在一个虚拟的形式中,可以让你自己能更自信的使用自己本能的虚拟模式识别技术来潜意识的解构你所欣赏的音乐中的每个部分,从而也增加了你能从中学到更多东西并且更好的运用于你自己的作品中的可能性。比如说,只有相当少的听众会去注意到披头士的“Yesterday”这首曲子里秘密的运用到了7节的乐句循环,但是一旦你能听出来这些,就如何制作非四小节的方方正正的乐句并且能让它们听起来更加流畅和自然这方面,你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把你的扒带成品以文件的形式保留下来作为以后的对比目的,是非常值得的,因为它可以不断的提醒你在不同的风格里运用一些特殊的技巧。你大概可以指出在帕赫贝尔的“卡农”和Ralph McTell的“Streets Of London”之间的和声相似性,或者是老鹰乐队的“加州招待所”和David Guetta的“One Love”之间的和声相似性——而且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你还有可能会发现一些其他的和声技巧是你自己从未接触过或者从未开发过的潜在音乐风格。
这里最主要的工作都得由我们的耳朵来完成,即使某些技术总是可以让事情变得简单。大多数的现代DAW系统已经带有了不错的内置时间伸缩算法工具,我们可以用它们来将那些快节奏的曲子进行降速,这样你就可以将那些难以辨认的快速而紧张的音符听清楚了。甚至你还可以运用一些我们上面提到的立体声制作分析的方式来使自己能听见那些难以辨认的声部——比如你可以只听左边声道,这样就可以让自己能更好的集中于那些声相位于左侧的钢琴声部或者是人声和声的旋律线条。
在音乐的扒带方面还要另外说的一点是,有一种被经常提及的东西是“编曲扒带”,也就是你可以在一张纸上画下一条时间线,然后在这条时间线的周围将一首曲子的所有配器和演奏技巧都写下来。这个方法是非常简单的,而且是出人意料的具有很强的启迪作用,即使是针对那些看上去很简单的音乐也非常有效,如图20。

图20:将你最喜欢的音乐作品中的各种音乐元素扒带下来——要么用图中所示的手抄的方式写下来,写成一个和弦表,或者用音序器软件进行输入——都是一种相当棒的练耳朵的方法,而且你还可以从中总结出许多宝贵的想法。

经过数字有损压缩的音频
今天,许许多多的人都喜欢听那些经过了数字有损压缩的音频格式,例如MP3和AAC等等。因为那些质量的损失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是无关紧要的,而如果是对于在工作室里进行的严格的比较聆听来说,我会很郑重的建议不要使用这样的有损音频格式:如果你将你自己的质量度量变得非常容易达到,你将不能算是叫做努力的去尝试达到那个标准了,最终你也无法很快速的提升你自己的音乐制作技术。也就是说,有损数字压缩格式作为一种音乐的传播手段来说是无可厚非的,因此如果你在这个质量阶层上拿你自己的混音作品来跟商业音乐作品相比较也是说的过去的——尤其是对于MP3来说,超高频段的一些信息总是会不成比例的变糟糕。

请给我更多的细节吧!
不管我们今天在文章里提到的所有那些音频分析工具,你能从一首立体声的商业混音作品里学到的东西都是有限的,因此请把你的眼睛更多的盯准那些你最喜欢的曲子的变更混音版本,它们也许会给你带来更宽广的视野,这样做也是非常值得的。我已经在前面提到了利用伴奏版本的曲子进行相位反转的方法来提取人声的技巧,但是这里还有更多的方法可供选择。
大概最好的情况就是当音乐家们选择将那些单独乐器声部的混音轨道单独发布出来,为了给予听众们一个机会对他们的音乐进行某种意义上的重混音比赛——Nine Inch Nails和收音机头就刚好是这些音乐家里面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两支乐队,他们最近几年已经做了许多次这样的活动了。如果你可以得到一首音乐的环绕声混音版本,那也意味着你有了一个可以更清晰的听到每个单独的乐器声部而更少的被其他东西所掩蔽的好机会——虽然我们也要小心,有一些假的环绕声音乐混音版本其实是从立体声的版本单纯的使用插件效果器进行“上混”处理而得到的,而不是从原始的多轨混音工程里重新架构重新缩混而成。
电视游戏有时候会带有一些商业音乐的变更的混音版本在里面,这也可以给你提供不错的信息,比如说,随之而来的金属乐队的具有争议的极端响度处理过后的专辑Death Magnetic。人们发现了在吉他英雄第三代这个游戏里带有一首他们专辑里的曲子的未经过母带处理的版本,这就使得我们可以对这两个版本进行一个有趣的横向的对比了。

重要的监听
在工作室里,你批判性聆听的能力会一直受到监听音箱的影响,因此你如何从中得到最好的结果是非常至关重要的。在Sound On Sound的主页上可以找到存档的以往发行的刊物里尽是那些监听音箱的评测文章,同时还有一大堆的文章教你该如何设置监听音箱以及如何改善声学条件,你可以参考所有的那些文章,因此如果你说,我没有能在我的预算范围做到最好,这就是不可原谅的了。无论你可以买的起多少工作室装逼用的金光闪闪的装饰,去了解一些实用的监听技术和基础原理总是显得非常重要的。
第一个要说的方面就是,你总是很可能看起来要对你所听到的东西做出一些客观而可信的决定,如果你在一系列不同的听音系统上来对比你的声音素材:显然,你会选择你的主控监听,而且还有(最最少都是)一副高质量的监听耳机以及一些一般质量的消费级播放系统。用单一的喇叭来在单声道情况下监听对于评估混音的平衡感也是非常有用的。同时也要确保你在一系列不同的音量之间进行切换监听,因为回放的音量大小也会影响你耳朵对于频率的感知度。还有背景的噪音细节隐藏在混音中的程度,以及素材中的失真量,还有由于便宜的回放系统带来的其他各种各样的不需要的人工痕迹。

 

转自MIDIFAN

打印此页】【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