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15万开录音棚 两年收回成本
观音桥,市民在录音棚里录制歌曲。受访者供图 当拍写真集成为普遍现象时,越来越多的人渴望留住自己的声音,录制一张专属于自己的声音专辑。音乐发烧友奚望看到其中的商机,在观音桥开设了一个专业音乐制作室,提供录歌、音乐创作、配音等业务。昨日,奚望告诉记者,由于找准了市场切入点,他前期投入的15万元,两年多就收回了成本。 顾客 录歌的多是中老年人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昨日,在奚望的录音棚里,一位阿姨正在声情并茂地演唱《我的祖国》。 很多人都以为,会走进录音棚的肯定是时尚的年轻人,可奚望的工作室的最大客户群,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奚望告诉记者,来工作室录歌的大多是中老年顾客,其中很多都是“坝坝队”成员,他们渴望在录音棚里欢唱自己那个年代的歌曲,把自己的歌声刻成CD,既可以放在家里听,也可以留作纪念。 奚望告诉记者,他从小听着柴可夫斯基、贝多芬的音乐长大,对古典音乐有很深的感情。在他看来,红歌和古典音乐一样经典,所以他和年长的顾客交流起来有共同话题。 创业 圆做音乐的梦想 为何想到开一家录音棚?奚望笑着说,做音乐是他的梦想,他大学时学的广播电视编导,还自学了音乐知识和录音技术。大学毕业后,奚望应聘到一家软件公司,“说是做音乐,其实是个闲差”。奚望感到很苦恼,于是在2009年辞职,开了这家录音棚。 录音棚创办之初,以个人唱片录制为目标业务,定位为面向大众的时尚消费。在客人逐渐增多后,奚望增加了作曲、作词、配器、音效、配音等项目,把目光从普通市民投向广告、纪录片、投标项目解说词等业务,使原创成为录制的一大卖点。 利润 月营业额可上万元 目前,奚望在观音桥租下了一套97平方米的两室两厅,分别用作办公室、录音室、音控室和休息室。录音室对隔音等要求很高,所以对房屋的装修要求也更高。奚望告诉记者,他前期投入了约15万元,包括设备的购买、房租等费用。每月的支出包括含水电费、人工费。现在录音棚开了两年多,已经收回了成本。 “单靠为个人提供录音服务,难以保证收入稳定,通过多元分散经营模式,才化解了成本带来的运营压力。”奚望介绍,录歌业务按小时收费,从歌手走进录音室开始计费,到最后完成录制。顾客唱不好的句子,可以反复录制。10个人以下200元/小时,10人以上300元/小时,录一天的话收费是1200元。歌曲录制加上作曲、作词、配器、音效等项目,饱和运转时月营业额可上万元。 建议 适合懂音乐的人创业 昨日,中央美术学院电影与影像系副主任杨海军告诉记者,作为一种新的娱乐消费方式,今后录音棚的消费群会越来越大。“但若仅通过录音这一项业务,很难实现盈利。”杨海军说,以北京为例,目前录音棚数目较多,但由于同质化倾向严重,且一些人可自己用电脑录歌,因此利润并不高。他认为,可考虑多元化发展,与音乐、影视领域的人士进行合作,既可以共享资源,打开市场,又可以提高专业技术。另外,针对目标客户,录音棚选址可依据接近性原则,如开在文化教育聚集区、白领消费地带等。 此外,录音棚要求从业人员有一定音乐和电脑基础,创业门槛较高。不懂音乐的人如果想尝试这个项目,应尽量选择懂行的人做顾问或合伙人。记者 郭欣欣
转自中国日报
【打印此页】【返回首页】 |